为充分发挥和延伸行政审判职能作用,深化司法行政良性互动,以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助推法治政府建设,7月7日,佳木斯中院召开新闻发布会,发布2022年度佳木斯市行政案件司法审查报告和3件行政审判典型案例。佳木斯中院行政庭负责人罗亚红作主旨发布。佳木斯电视台、佳木斯日报及法治周刊等媒体受邀参加发布会。
报告认真梳理了2022年全市法院行政审判和行政执法工作情况,概括归纳了全市行政审判重点工作,系统总结了依法行政及应诉工作的新成效与存在问题,并提出四点具体建议,旨在促进行政机关全面准确掌握行政执法现状,切实提升行政执法能力,有效预防和化解行政争议,推动法治政府建设。
报告显示,2022年全省铁路运输两级法院跨行政区域管辖行政案件改革以来,全市两级法院共受理行政诉讼案件232件,较上年同期减少435件,同比下降65.22%。受理非诉行政执行案件435件,同期减少449件。被诉行政行为和案涉行政领域类型较为集中,与民生关联密切,当事人诉讼请求多元,全市法院调撤工作成效稳步提升,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效果显著。
报告介绍,佳木斯中院着眼工作大局,切实发挥行政审判服务发展的重要作用。一是建立“一案一建议”机制。对一审行政机关败诉案件,认真分析研判行政违法行为产生的深层次原因,向行政机关提出意见和建议,共向行政机关发出各类司法建议33份,公函3份,收到行政机关反馈意见30份,与各行政机关建立起良好的沟通互信机制。二是强化行政审判“白皮书”功能。认真落实行政审判“白皮书”制度和典型案例发布制度,切实发挥“白皮书”问题梳理和行政工作指导的重要作用。三是坚持攻坚克难推进审判工作。佳木斯中院不断创新诉讼服务方式、发挥智慧法院建设成果,大力推行网上办案模式,研究制作《在线庭审告知书》《证人出庭作证保证书》等配套文书,采取网上开庭、视频合议、电子送达等方式,成功审结行政案件150余件。佳木斯中院立足主责主业,全方位推进行政审判工作改革行稳致远。一是把理论研究摆上重要位置。过去一年撰写各类调研报告及典型案例10余篇,1篇案例分析获评全市“优秀案例”一等奖,1篇调研报告获评全省法院领导干部优秀调研成果三等奖。二是在工作创新上力求突破。建立审判端口前移机制,组织法官深入当事人居住地开展巡回审判,成功办结了辖区同江市临江镇、金川乡5个行政村涉及300余人的土地征收补偿纠纷;建立庭前证据交换机制,积极向当事人释明相关法律规定,推进行政争议庭前实质性化解,将行政争议化解工作贯穿案件审理全程,减少诉讼对抗。佳木斯市中院延伸司法职能,努力实现司法行政良性互动机制常态化。一是“请进来”增进互信。通过“公众开放日”活动和法治化营商环境座谈会,积极宣传行政审判工作理念,充分展示法院工作成果,2022年,300余名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来到两级法院参观、学习和座谈,为法院行政审判工作提出中肯的意见和建议。二是“走出去”增进互利。两级法院行政法官深入辖区行政机关辅导授课20余次,为行政机关提供法治辅导。三是在审判实践中注重就案辅导补短板。如李某诉某交通局行政处罚一案,行政机关对《巡游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规定》中部分法条的理解有偏差,佳木斯中院就相关法条的适用向行政机关进行释明讲解,后行政机关主动撤销了案涉行政处罚决定。
报告指出,从全市法院行政审判工作情况看,行政机关在执法理念、执法方式、执法作风等方面都有明显提升,行政执法水平及应诉能力均有所提高,依法行政工作取得明显成效。
报告建议,行政机关要进一步加强重点领域监管;强力提升依法行政水平;强化复议及应诉职能,提升政府公信力;强化行政司法良性联动,打造行政争议多元化解新格局。
接下来全市法院将以奋力推进行政审判现代化为目标,坚持司法为民、公正司法、服务大局,充分发挥和延伸行政审判职能作用,深化司法行政良性互动,构建与行政机关的多渠道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,以行政审判高质量发展助推法治政府建设实现新进步,为法治政府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司法服务和司法保障。
佳木斯中院宣传科副科长程铭主持发布会,行政庭法官王淇发布典型案例,行政庭法官助理张海龙回答记者提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