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道路上,司法力量至关重要。为全方位提升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与犯罪防治能力,精心打造有利于未成年人成长的良好环境,桦川法院依托佳木斯市中级人民法院“佳法·青苗”品牌,创新推出“青苗·桦未来”关心下一代司法保护子品牌,该品牌以“犯罪预防、法律保护、判后帮教、法治宣传、心理疏导”五位一体为核心,构建“法院+”多元协同机制,汇聚全社会力量,用法治为未成年人的成长保驾护航,助力他们奔向美好未来
一、品牌定位:司法与社会协同,编织“六大保护”网络
“青苗·桦未来”秉持“司法保护+社会协同”的理念,积极联合公安、妇联、民政、团委、社区、教育等多部门,构建起涵盖司法保护、学校保护、家庭保护、社会保护、网络保护、政府保护的“六大保护”协同体系。通过品牌化运营,不断提升品牌的知晓度和影响力,引导家庭、学校、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共同关注未成年人成长,打造全方位、立体化的成长保护环境,形成各界广泛参与的关心下一代新型工作格局。
二、核心举措:多维度发力,筑牢成长防护屏障
(一)聚焦凝心铸魂:推动普法宣传双向互动,培育法治信仰。桦川法院秉持“参与有广度、措施有精度、服务有温度”理念,积极推动法治教育从传统的“单向输出”向“双向互动”转变。“请进来”互动体验:常态化开展“公众开放日”“模拟法庭”等活动,邀请师生、家长走进法院,近距离感受司法流程,了解司法职能。通过角色扮演、案例复盘等生动形式,让参与者更深入地理解法律知识。“送出去”精准普法:实现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全覆盖,定期组织法治副校长走进校园。针对校园欺凌、网络诈骗、纵火、戏水等未成年人高发问题,开展“案例+法条”式法治讲座,普及法律知识和自护技能。常态化信息公开:定期举办新闻发布会,发布未成年人审判典型案例,向社会传递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理念与成效,促进形成“全民关护”的良好氛围。开拓普法新形式:成立未成年人法治宣讲团,发挥“同龄人讲法律”的优势,增强普法代入感;在校园设立法治图书角,利用漫画手册、普法短视频等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的形式,让法治知识变得生动有趣、易于接受。
(二)赓续红色血脉:融合法治与红色文化,培育家国情怀。充分利用本地红色资源,如冷云烈士纪念馆、敬夫烈士纪念馆、星火红色教育基地等,将红色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机结合,打造“沉浸式”育人课堂。红色法治实践:组织未成年人重温革命历史、参观革命遗物、聆听老党员讲述先烈事迹,通过“历史场景+法治解读”的模式,引导未成年人在感悟革命精神的过程中,深刻理解法治的价值内核。校园兴趣活动:开展红色知识竞赛、红歌合唱、红色手抄报绘制等校园活动,将法治元素巧妙融入红色文化,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培养未成年人的爱国情怀,激发他们的青春奋进力量。
(三)聚焦回访帮教:精准施策,阻断再犯风险。针对涉罪未成年人,实施“一人一策”,构建“分析—干预—转化”全链条帮教机制。深度分析干预:综合考虑涉罪未成年人的性格特点、成长背景、犯罪原因等因素,联合心理咨询师、家庭教育指导师制定个性化帮教方案,强化家庭监护责任,完善社会支持体系。动态跟踪转化:通过定期回访、心理疏导、行为矫正等方式,持续关注涉罪未成年人的思想动态和行为表现,帮助他们修复社会关系、重建生活信心,从根源上预防再犯罪,助力其顺利回归社会。
(四)聚焦多方联动:整合资源,构建护“未”同心圆。整合民事、行政、刑事审判职能,成立专业的少年审判团队。联合相关职能部门打造未成年人保护“一站式”服务平台;同时,联合退休老法官、关工委、法庭庭长成立“关心下一代关爱工作室”,将司法职能向家庭教育指导、心理疏导、社会联动等领域延伸。传承桦川人民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,凝聚“家庭—学校—社会—网络—政府”的保护合力,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注入法治力量和人文关怀。
(五)创新“三令护航”:发挥司法令状作用,织密权益保护网。以司法令状为重要手段,精准解决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痛点问题,构建“关心关爱令—家庭教育指导令—人身安全保护令”的“三令护航”特色机制。未成年人关爱令:在处理离婚、抚养、探望等纠纷时,制发司法令状,明确监护人的抚养、教育、保护义务,警示失职后果,促使家庭更加关注未成年人的身心需求。家庭教育指导令:对存在教育缺失问题的家庭强制制发指导令,要求家长参加定制化课程,并由退休法官同步提供心理疏导,帮助家长提升教育能力。人身安全保护令:在家事纠纷中,对存在虐待、遗弃风险的未成年人建立回访跟踪机制,协助申请保护令,责令侵权人接受心理矫治,对违反者依法采取拘留、罚款等措施,切实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。
三、品牌愿景:以法治为盾,守护“未来”向阳生长
“青苗·桦未来”不仅是司法保护的实践平台,更是传递法治温度、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载体。通过品牌化、常态化、精准化的举措,致力于让每一个未成年人都能在法治的阳光下茁壮成长。展望未来,“青苗·桦未来”将持续深化“法院+”协同机制,汇聚更多社会力量,为桦川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,书写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温暖篇章。